-
Q1. 進行號誌化路口分析時,沒有分車道的交通量調查資料,要如何評估?同樣在郊區多車道公路子系統,如無實際調查快車道與混合車道個別之選擇比例車種比例,該如何因應?
號誌化路口與郊區多車道子系統係以分車道之V/C為基礎進行分析,故交通量需有分車道的資料,建議可於實際調查時預先細分車道實施,或以一般經驗值作區分。
-
Q2. 在進行號誌化路口分析時,發現車道類型為0,且無分析結果?
號誌化路口評估方法提供7類車道分析類型,包括:1.直行快車道2.無衝突直/左快車道3.無衝突直/右快車道4.無衝突直/右混合車道5.無衝突左轉車道6.其他無衝突7.衝突左轉如分析對象非上述分析類型,則軟體之”車道類型”會判定為0,無分析結果。
-
Q3. 如欲分析之號誌化路口為衝突左轉型態,要如何評估?
衝突左轉路口確不在號誌化路口子系統之評估範圍中,建議採用另一子系統「公路交通系統模擬模式」(HTSS)分析此類複雜路口。
-
Q4. 號誌化路口分析軟體中有一欄為「車隊到達型態」,其意義為何?對評估結果有何影響?
車隊到達路口型不同,將參採不同之調整因素進而影響路口容量與延滯,到達型態分為6種,詳見使用手冊第11章之說明,該欄位以下拉式選單作到達型態之選擇,如為獨立路口建議建議選3.隨機到達。
-
Q5. 在使用公路隧道子系統時,當分析對象之相關數值已超過該欄位之值域時,或是無法自動產生分析類型時,該如何因應?是否無法分析?
分析方法論建議時,受限於本土化資料之蒐集,確有適用範圍與值域之限制,在超出適用範圍的狀況下,建議以值域界值作近似的分析,並依評估對象隧道之特性以類比方式選擇適合之分析類型繼續評估。
-
Q6. 隨著市區快速道路的建置,常有下匝道出口緊鄰平面號誌化路口之情形,可用THCS軟體評估該下匝道路口嗎?
手冊尚無針對此種型態設施的評估方法,應用時可將該下匝道視為另一受坡度影響的道路,運用號誌化路口子系統作近似的評估,或利用HTSS模擬儘量貼近實務。
-
Q7. 多車道公路號誌化路口評估方法中,僅可算出各車道容量,要如何應用?
容量之計算有助於得知規劃對象之V/C,亦即其壅塞程度,可為車道數預測等規劃作業之參考,或是利用HTSS作較細部的模擬,可獲致路口延滯,作進一步之服務水準評估。
-
Q8. HTSS的輸出結果分為各節線、各車道,如需各方向或是全體路口整體的延滯結果該如何因應?
建議以交通量為基礎作加權平均,以獲致總體性的評估結果。
-
Q9. HTSS模擬次數有限制嗎?以幾次較為適當?
模擬次數(runs)不同,在相同流率下代表不同的可能到達情形;模擬次數越多,模擬時間越長,分析者可依據分析對象之複雜程度及電腦資源,儘量增加模擬次數。
-
Q10. HTSS之「熱機時間」為何意?要如何設定較為適當?
模擬開始不久之期間內,車流尚未達正常狀況,在這熱機時段內,不宜蒐集資料。原則上,可視路網概況,至少可使一輛車穿越最長街廓長度之時間為宜。
-
Q11. HTSS輸入項數量大且繁瑣,對於重複的輸入項是否有複製功能?
最新的THCS版本係以針對HTSS之輸入需求增訂複製功能,可利用滑鼠右鍵複製與貼上功能,在格式相同的狀況下,可快速複製輸入元件之資料,包括節線設定、路口設定、流率設定與公車設定等。
-
Q12. HTSS建立之路網中,各節點可接的節線數量是否有限制?
依據程式之設計原意,目前程式最多可分析至5岔路口。
-
Q13. 在使用HTSS時,分析對象之車道原為2車道,至近路口時劃分為3車道以利轉向,故於上下游車道數分別設為2車道與3車道,但進行模擬時發生錯誤無法執行?
依據程式之設計原意,如無側向非全長車道之設定,則上下游車道數應是相同的,亦即當路口有增畫車道、上下游車道數不同時,尚應應設定非全長車道之長度方能執行。
-
Q14. 公路交通系統模擬模式(HTSS)輸入參數較多,是否有預設值可提供參考?
因公路交通系統模擬模式之輸入檔需輸入較多參數,故建議使用者可由C:\THCS\HTSS\samples選取已建立完成之範例檔,直接將範例檔修改為所需之個案,可減少輸入錯誤的情況發生。
-
Q15. 使用公路交通系統模擬模式時,於號誌化路口時相設定中,由於早開遲閉時相轉換並無黃燈與全紅時間,若輸入檔中將黃燈與全紅時間設定為0秒,則無法進行模擬,其時相該如何設定?
由於目前HTSS版本中號誌化路口模擬模式的限制,尚無法完全考慮早開遲閉的情況,建議可以利用趨近現況的方式,將黃燈時間設定為最短的黃燈時間(2秒),全紅時間0秒,以模擬早開遲閉的情況。